未来一段时间,各地陆续迎疫情高峰!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明确应对措施——
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:实施“乙类乙管”绝不是放开不管
国家卫健委:扩充发热门诊资源 加强重症患者救治
第一是扩容全国的重症医疗资源。全国各地按照要求扩容和改造定点医院、亚定点医院,同时增加二级医疗机构的重症资源,重点拓展三级医院的重症医疗资源,包括床位、设备以及人员培训。国家卫健委也建立了日调度制度,随时调度各地医疗资源准备和使用情况。
第二是关口前移,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把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管理起来,根据他们的健康风险等级来实施分级健康管理。
第三是要求三级医院要发挥重症救治的兜底保障作用,同时要求医疗机构要扩容急诊的接诊能力,扩容医院床位收治的能力,要求医院要畅通急诊和住院病房收治之间的绿色通道。“我们提出一个要求,就是对于急诊留观的重症患者,要实现24小时清零收治,把急诊资源能够更快速的循环和周转起来,能够收治更多的重症患者,提供重症诊疗服务,最大程度实现重症患者的应收尽收、应治尽治。”焦雅辉说,医疗机构对于重症患者的救治,要落实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制度、疑难病例会诊和讨论制度、整体护理制度等。对于新冠感染患者,要进行同质化和规范化治疗,多学科共同提供基础疾病诊疗服务。另外,对于120的供需紧张问题,国家卫健委也指导各地,一方面扩容120急救电话接听能力,另一方面提高120急救车辆的响应率,利用多个渠道来解决非急救转运的需求,保证120救护车能够主要承担急危重症患者的转运。
第四点是强烈建议或者呼吁老年人能够加强疫苗接种,预防和降低重症和病亡的发生。
“乙管”后,防控措施的重点概括起来叫“三重一大”
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说,原来的“乙类甲管”,现在调整为“乙类乙管”,调整的是“管”的等级,而不是“不管”。
常继乐说,调整以后防控措施的重点主要有四个方面,概括起来叫“三重一大”:
一是加强重点人群保护。要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率,保障充足药物供应,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等高风险人群健康调查,做好分级分类诊疗工作。
二是加强重点机构防控。做好养老院、社会福利院、医疗机构、学前教育机构等人群集中的重点机构防控,在疫情流行期间要加强人员健康监测,对养老院和社会福利院等机构,要适时采取封闭管理,严防机构内聚集性疫情发生。
三是做好重点行业防控。对维持社会基本运行的公安、交通、物流以及保障水电气暖等行业,要强化员工个人防护和工作环境的通风消毒,建立人员轮岗备岗制度。
四是动态开展大型密闭场所防控和大型活动管理。强化疫情动态监测与应对,疫情严重时,对人员容量大、空间密闭的场所,比如场站码头、大型超市、大型娱乐场所、交通运输工具等,短期内可以采取必要的减少人群聚集和人员流动等措施,暂缓大型活动的举办,来压制疫情高峰。
“乙类乙管”后“四方责任”内容将变化
“乙管”后,更要做好个人防护
殷文武表示,实施“乙类乙管”之后,社会面的传染源更加不确定,更要做好个人防护。他给出五条建议:
一是坚持规律作息、锻炼身体、健康饮食、戒烟限酒,保持良好心态,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。
二是讲究卫生,注意个人防护,要勤洗手、遵守咳嗽礼仪,居室保持清洁、常通风,必要的时候使用消毒剂。在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,要规范佩戴口罩。
三是积极接种疫苗,提高自己的抵抗力,没有禁忌症、身体条件允许,特别是老年人,要尽快接种。如果达到了加强接种的条件,也要尽快加强接种。
四是做好健康监测和居家治疗。如果出现发热、咳嗽等疑似症状,抗原检测阳性、症状不重,可以居家治疗。但在这个期间,要减少跟其他人的接触,并且要时刻关注自己的症状,如果症状加重,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。
五是在疫情流行期间要减少外出、减少聚集活动。如果上班通勤,最好是保持“两点一线”。如果检测阳性或者有症状,要减少外出。同时,一些重点人群,比如有基础病的老年人、儿童、孕妇等,在疫情期间最好少外出、少聚集。在疫情流行较严重时,尽量不要到影剧院、KTV、棋牌室、剧本杀等空间密闭、人群密集的场所。
监制:刘昊
编辑:车社
推荐阅读
近期热门视频
更多精彩视频,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,欢迎关注~